【貪污賄選 繼續提名 兩大黨議員候選人涉案名單公開】
時代力量經過數週的整理,針對全國1769位縣市議員參選人進行調查,發現國民黨、民進黨共提名了超過100位涉及賄選、酒駕、酒駕關說以及各類刑事犯罪的候選人,不禁令人質疑,這些問題議員為什麼可以繼續獲得提名?國民兩黨真的堅守「清廉」的價值嗎?
按照縣市統計,屏東縣位列第一,兩黨共提名高達16位曾涉案的候選人,令人咋舌;高雄市、彰化縣則分別以13、12位緊追在後,其他縣市的詳細數據請參考附圖表格。
賴清德院長在台南市長任內,曾經為了對抗涉及賄選的國民黨籍議長,超過200天不進議會。然而今天我們卻看見,民進黨提名問題議員的嚴重程度,並不比國民黨遜色太多。上週時代力量公布的民調清楚顯示,有9成的民眾都表示「政黨提名過去有買票賄選紀錄」是不適當的,也不會考慮投給這些候選人,我們不禁想問:國、民兩黨在提名時,為什麼可以容忍、無視這些紀錄?
(補充:Part2 無黨籍以及藍綠以外政黨部分已公布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了解:https://npptw.org/gqGC3G)
---
台灣縣市議員的問政表現長期以來一直被人詬病,各種亂象層出不窮,我們現在可以稍稍窺見問題的根源。如果兩大黨在提名的時候,都可以這樣大剌剌無視人民觀感,一再提名這些賄選、酒駕、關說的問題議員,也難怪我們會看到各種荒謬情節在議會中不斷上演:議員用質詢時間唱歌;開會屢屢因出席人數不足而流會;來簽到領取出席費的議員,總是多於實際出席人數;主席在下午三點半請大家「掌聲鼓勵」議員不要再發言,讓大家可以早點回家休息......等等。
在兩大政黨對地方行政權的激烈爭奪下,縣市首長候選人占據了大部分的媒體版面;議員這張選票,長久以來並未受到同等的重視,許多朋友可能根本忘記自己這一票投給了誰。我們要如何期待,在我們自己的漠視下,靠這些問題議員改變家鄉?又怎能袖手旁觀,任由地方政府讓他們來監督?
我們可以選擇視而不見,讓地方議會的亂象和停滯繼續自我複製、無限循環;也可以從現在開始,用選票淘汰這些問題議員。這一次,我們要懇請各位支持改革的朋友站出來,謹慎投下議員這一票,一起打造全新的地方政治環境。
---
註:在樁腳買票的類型中,遭判刑的雖非本人,然而若樁腳有賄選事實,且與候選人有明確關係,仍據實列出,並標明「樁腳買票」,讓選民了解事實。
19:20 更正:
1. 因誤讀判決,原資料所列舉屏東縣議員李世斌部分為錯誤;涉犯傷害罪、處拘役50日者乃同案被告屏東縣議員潘長成,李世斌為無罪。資訊確認不足,謹此向李世斌議員致歉。
2. 高雄市議員陳致中涉犯偽證經判決定讞、洗錢罪審理中,原資料為漏列,謹增補。
相關資料及圖表皆已更新,並聯絡登載媒體協助更正,若有疏漏,還煩請不吝告知,我們會以最快的速度處理。